English

呵护好奇求真的童心

2000-04-12 来源:中华读书报 王直华 我有话说

听一场富有启发和能够引起共鸣的报告,会让人终生难忘。这种经历,很多人都有过。

1999年,我就听过这么一场报告。8月19日下午2时,在中国科技会堂二层学术报告厅。那一天,天气很热,报告厅仍能座无虚席。至今仍清楚地记得,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用英文致了欢迎辞,并把美国科学院院长布鲁斯·艾伯茨介绍给听众。

艾伯茨先生的报告,以《创造科学教育的革命》为题,里面有许多启人的观点,并配以生动的实例,让人难以忘怀,以致几天前我还对送我那场报告入场券的记者说:“以后有这样的报告,别忘了给我要张票!”

记忆最深的是艾伯茨谈到的三个基本观点,大致是这样的:

——科学教育要从幼儿园开始,而且放在核心课程中;

——科学教育的对象,是所有的人;科学教育并非仅仅为了培养几个科学家;

——提倡探索式、求知性的学习,科学教育不应仅仅是对结论的解释。

艾伯茨这三句话,实际上是阐述了科学教育的终身性、普遍性与过程性。

我想,把科学教育换成科学普及,这三性也颇重要。科学普及也要在终身性、普遍性与过程性上下功夫,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
科普的终身性,在年龄的低端,便是面向少年儿童的科普。19世纪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曾提出:“科学应该为大家所了解,至少我们应该努力使它为大家所了解,而且要从孩子开始。”1860年,他亲自在皇家学会举办的圣诞节少年儿童化学讲座上,作了题为《蜡烛的故事》的专题报告。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,为孩子们讲化学,而且多达6讲,准备了厚厚的讲稿,译成中文竟有近7万字。在1999年底的一次座谈会上,王大珩院士忆起一段往事:一位世界著名的晶体物理学家对他说,为了在圣诞节科学讲座上给小学生作报告,竟准备了半年时间,还预先做了演示用的实验装置。一次圣诞节科学讲座,数万言的讲稿;一次圣诞节科学讲座,半年的备课时间。科学家们向少年儿童普及科学,何其热情,何其认真!

在我们这里,也有少儿科普的热心人。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一个老专家科普委员会,中国科协也经常组织学者、专家给中学生举办科学讲座。中国科普作协少儿科普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也是热心肠的人。他们最近做的一件事,就是出了一套十册《中国少儿科普五十年精品文库》。为了编这套书,他们总共收集、阅读品评了1亿字的少儿科普作品,从中选出这500万字的作品结集出版。这需要多么大的热情与多么大的毅力呵。今天,当我们期盼科普从少儿抓起的时候,首先应该呼唤全社会理解和关心少儿科普事业。有良好的气候与土壤,少儿科普的热心人会越来越多,少儿科普的大花园会越来越繁盛美丽。

有了少儿科普的热心人,随之而来的一个大问题便是怎样做科普。“法拉第跟孩子们在一起时,善于变为小孩,善于跟自己的小读者一起惊异、欢笑、讨论、提问和共同作出结论。”这是苏联科学文艺作家、著名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的作者伊林对《蜡烛的故事》的评价。在这里,科学的结论、科学的知识是有的,但不是法拉第强加给小读者的,而是小读者参与全过程,跟法拉第一道,因观察到新奇而惊异,因破解了疑团而欢笑,通过提问与讨论,大家共同得出的结论与知识。艾伯茨在报告中介绍了他们那里的一本书《EveryChildaScientist》(《每个儿童都是科学家》),提倡在科学课的课堂上,教师应该是辅导员,让孩子动嘴争论、动手实验,自己找答案,自己作结论。

在我们这里,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。谭浩强编著的计算机著作,总发行量达2200万册,他因此成为编著科技书籍最多、发行量最大的一人。他的创记录,原因何在?一般科普书的路子是提出概念、解释概念、举例说明这样三步曲,谭浩强反其道而行之,走的是相反的三步:提出问题、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、归纳出结论、概念、知识。这正是人们喜欢《BASIC语言》和其他谭浩强作品的主要原因。王大珩先生说:“给孩子讲科学往往是从定义到定理再举例。人的认识不是这么来的。人认识物质是先接触表面、表象、再伸入内部。一上来就讲电子,你是看到电子,还是摸到电子的?”一些老科学家给中学生作报告也有类似的体会:先提问题,再讲解许多故事、许多例子,最后得出结论,是个成功的路子。一次,讲超导,老科学家带来一个大保温瓶,让孩子们看到磁铁浮在上边,压都压不下去。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,那好奇的目光、求知的渴望,令老科学家异常感动,说是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。

一次,与郑延慧谈起这种过程性报告、过程性写作,她说:“这就是叶老提倡的‘启发性’,启发孩子们思考、创造。”少儿科普专业委员会的《中国少儿科普五十年精品文库》十册之中有七册是“故事”(既是故事,必有人物、时间、地点、事件、为什么、怎么样的过程描述),有一册是“小制作”,这些书都是带领孩子们参与科学发现的过程。

说到此处,我想起一句话:“人生如旅程,情趣在路上”。科学研究、科学普及、科学教育何尝不是如此。“研学如旅程,情趣在路上”,有好奇心,又有情趣,就不仅“每个儿童都是科学家”了,每个少年、每个青年、甚至老年都会“仍然”是科学家。因为他们仍然葆有那颗好奇求真的童心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